花生、蔬菜和牛奶中的毒素
黄曲霉毒素天然存在于花生、花生粕、棉籽粕、玉米、干辣椒等中。然而,霉菌的生长并不总是表明毒素的存在,因为黄曲霉毒素的产量取决于生长条件,如水分、温度和通气。黄曲霉毒素的特征为B表示蓝色荧光,G表示绿色荧光。数值下标表示相对色谱迁移率。除了在蔬菜中发现的毒素(B1、B2、G1和G2)外,还在喂食有毒膳食的奶牛的乳汁中发现了黄曲霉毒素M(用于乳汁)。高毒性M代谢物为4-羟基化Bs。
此处描述的柱后方法的最重要特征是在单次运行中,在相同的荧光发射波长下可检测到所有四种黄曲霉毒素。
方法
分析条件
色谱柱: MYCOTOXTM反相色谱柱,4.6 x 250 mm,P/N 1612124
保护柱:反相保护柱,部件号 18ECG001柱温: 42°C
流速: 1.0毫升/分钟
流动相:MeOH、CH3CN、H2O; 22:22:56,等度
进样量: 10-50 uL柱后条件
柱后系统:Onyx PCX、 Pinnacle PCX或 Vector PCX反应器体积:1.4 mL
反应器温度:95°C
试剂:碘 100 mg/L水溶液
流速: 0.3 mL/min检测: FLD检测器,
λex:365nm, λem:430nm
参考
1) R. Buchi在“黄曲霉毒素”中,L. Goldblat, Ed., Academic Press, New York, NY (1969)
2) C.W. Thorp, G.M. Ware和 A.E. Pohland,“第五届国际 IUPAC真菌毒素和藻毒素研讨会论文集”, W. Pfannhauser和 P.B. Czedic-Eysenberg(编辑),
维也纳技术大学 (1982) 52–55
3) J.W.多纳 & R.J.科尔,J.A.O.A.C.,71 (1988) 43–47
4) M.J. Shepherd和 J. Gilbert,食品添加剂污染物,1 (1984) 325–335
隐私政策
法律法规
禁止出售个人信息